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

七夕有感

昨日是七夕,聽了一堆「七夕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」之類的宣傳,只覺得莫名其妙。因為這句話如果正確,那這個「中國傳統」絕對不是華夏文明傳統。 在華夏文明傳統裡,七夕是乞巧節。這個節日源自周代,傳說此日為天庭主管織繡的織女的生日,亦即台灣習俗所謂的「七娘媽生」,因而婦女於七夕祭拜織女以乞求能像織女一樣有雙靈巧的手。在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裡,靈巧有創意的織繡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,經常是一位女性在家族裡地位高低的關鍵,所以乞巧節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。至於牛郎織女於七夕夜相會的說法,始於晉代宗懷的《荊楚歲時記》,其後歷代文人增添而發展為一淒美的愛情故事。但華夏文明傳統中並無以七夕為情人節的說法,在華夏文明傳統裡,類似今日情人節意義的是三月三日女兒節,傳統上仕女少女於此日盛妝華服,或與女伴或與心儀男子結伴出遊,杜甫《麗人行》裡說的「三月三日天氣新,長安水邊多麗人」,就是描寫女兒節時仕女出遊的景致。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其文化意涵,乞巧節與女兒節也不例外。乞巧節是個乞求婦女藝術與經濟創造力的節日,只有在一個注重創造力的文化體系才可能孕生這種節日。而女兒節只能誕生在一個承認女性有自主追求所愛的文化環境中,唯有鼓勵女性展現自我的社會,才可能有三月三的繁華。在華夏文明的主流傳統裡,流傳的是卓文君、紅拂女追求愛情的勇氣,推崇的是蔡文姬、謝道韞、上官婉兒、李清照、朱淑貞這樣才氣縱橫的女子。生性好賭甚至寫下華夏第一本賭博研究專書的李清照,不曾因其嗜賭而被世人苛責,歡唱「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」的約會狂人朱淑貞,也不曾被她同時代的人批評行為不檢。雖然在這個文明傳統裡,仍有董仲舒高喊三綱五常,仍有癡戀纏足的南唐李後主,仍有聲言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」的二程與朱熹理學,但他們對女性與創造力的壓迫卻從來不是時代的主流。相反地,到南宋為止的華夏文明傳統,不僅反對女性纏足,也對標榜「存天理滅人慾」卻總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理學多所質疑。就此而言,乞巧節與女兒節的隱沒,其實正意味著一個開放、進步的華夏文明的隕落。 華夏文明隕落的原因是多重的,但其核心因素不外政治力與思想逆流的結合。女真人、蒙古人以屠刀支持的奴隸社會體制,從本質上就是反對創造力,朱元璋為了提高出身而冒認朱熹為祖,進而以政治力推行朱熹理學,復又對女性地位與文明創造力形成沈重的壓迫,最後滿清更把這種壓迫推到極致。於是乞巧節祈求創造力的意義逐漸被遺忘,三月三的女兒節更根本消失。可悲的是,現在兩岸許多人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或中華傳統文化,就是這種壓迫女性與反對創造力的奴隸文化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