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9日 星期一

擺盪在大政府與無政府之間- 從BOT爭議看民主政府的困境

註:此篇短文是2006年2月應台灣智庫之邀,出席 「公共服務與公共對話」兩岸經驗討論會時所發表的短文。雖然因限於篇幅與目的,無法對於BOT與企業型政府的理念與問題作全面性的深入討論,但卻已明白表示我對現今台灣公行學界與政界的不滿。

這兩年來政府BOT(Build-Operate-Transfer)案的爭議不斷,高鐵、高捷與高速公路ETC案所引發的是否圖利財團爭論,令社會對BOT的觀感普遍不佳。而高捷的弊案與相對上台北捷運的順利,更使許多人對BOT產生全面的懷疑。這種對BOT的懷疑,使許多人認為重大公共工程應仍由政府部門親自為之。弔詭的是,在此同時,台灣的學界與媒體卻又對大政府的路線深有疑慮,而有弱化政府角色的主張。而到這兩年學界討論治理(Governance)的趨勢時,許多文獻中更有「政府消失」的現象。這兩種對立思想的交鋒,造成近年來政府施政思想基礎上的搖擺與矛盾。

關於政府角色的爭論,一直是西方民主國家政治經濟思想的核心議題。但在台灣,相關的思辯卻頗為貧乏。由於經歷長期威權統治,至今中央集權的遺緒猶存,許多人仍有孫文式「萬能政府」的期待。加上近年來不論是BOT或公營事業民營化,都受到圖利財團的質疑,是以社會上許多人毫不思索地接受大政府的想法。問題是,現今有關BOT的爭議,其實並非源於BOT制度本身,而是在於政府執行BOT時未能確實遵守制度,高鐵案即是最好的例子。而公營事業人事的肥大化與效率的不彰,更是眾所週知,要改善這些問題,將之民營化應該是最好的選擇。在民營化後由財團接手經營,似也是必然的現象。因此,以執行過程的不當,而做為反對BOT與復行大政府路線的理由,不免因噎廢食。

社會一般民眾對於BOT的懷疑不信,主要源於執行過程的不當。因此,只要執行過程能加以改善,要建立民眾對BOT的信任並不困難。相較之下,部分學者的「政府消失」主張,反而對於BOT有更長遠的破壞。受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學者,對政府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。此種態度,本是民主政治存立的基礎。而上世紀末盛行的企業型政府(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)理念,即是此種疑懼下的產物。但近來許多學者在討論治理時,常將公共治理描述為一種政府角色完全消失的狀態。依此概念,則不僅BOT制度不應存在,更應該是幾近於無政府狀態。

然而,政府的角色真的可能如此發展嗎?事實上並不可能。問題是,這種「無政府烏托邦」的想像,不但逐漸主宰台灣學界的部分領域,因而影響政府與民間的思維,更因而阻斷了進一步深層思考政府角色的可能。這幾年來政府在許多政策上的搖擺不定,雖是受兩岸關係與選舉掛帥的影響,但是在政治經濟思想上的貧乏,恐怕是一個更深層的原因。

沒有留言: